200余款产品超100%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扭转颓势
“你之前买的余款分红险,最近分红到账了吗?产品超分”近日,随着新华人寿、红险红利身单力薄网平安人寿、实现势阳光人寿、率扭恒安标准人寿等险企陆续公布2024年度分红险的转颓红利实现率,这一话题引发市场关注。余款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产品超分与2023年普遍低迷的红险红利态势不同,今年已公布的实现势千余款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整体显著改善,率扭尤其是转颓头部公司的产品表现亮眼,不少在售产品的余款身单力薄网实现率突破100%,一举扭转了去年多数产品徘徊在25%至50%区间的产品超分局面。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整体改善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红险红利是衡量分红型保险产品实际分红与演示预期之间匹配程度的指标,反映非保证保单利益的实现情况。其核心计算公式为:实际派发红利金额÷利益演示红利金额。也就是说,红利实现率等于100%,意味着实际分红与演示预期完全一致;大于100%,意味着实际分红高于演示红利;低于100%,意味着实际分红低于演示红利。
这是自2023年6月监管部门要求强制披露以来,保险业第三次公开分红险“成绩单”。在已公布2024年分红险实现率的30余家险企的1000余款产品中,红利实现率不低于100%的产品超过200款。
头部险企分红险实现率的“回暖”尤为明显。例如,新华保险公布的2024年度红利实现率数据显示,在59款保额分红产品中,56款产品增额红利实现率达到100%,平均值为152%;7款现金分红在售产品,红利实现率均超过100%,平均值为117%,最高值为122%。平安人寿2024年9月后上线的12款分红型保险中,11款红利实现率达到100%,另有1款司庆版终身寿险红利实现率达到了114%。
部分中小型险企同样表现亮眼。阳光人寿公布的90多款产品中,有17款2024年分红实现率大于或等于100%;恒安标准人寿公布的61款产品中,超过30款为100%。
投资收益与监管优化双轮驱动
分红险红利实现率为何在2024年普遍“回暖”?专家认为,主要源于强劲的投资收益和优化的监管政策。
一方面,良好的投资收益为2024年产品分红提供了底气。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4年,人身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为7.45%,同比上升4.08个百分点。以新华保险为例,2024年,该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达8.5%。2014年至2024年,该公司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5.13%。
另一方面,监管政策的边际调整为头部险企提供了更大空间。2024年,监管部门窗口指导压降不同规模公司浮动收益产品存量负债成本上限,中小型险企分红险实际收益率上限为3.2%、大型险企为3.0%。
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向业内下发《关于分红险分红水平监管意见的函》,要求若出现六种情形时,保险公司应当充分论证分红水平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其中包括公司监管评级为1~3级,且分红保险账户拟分红水平超过人身保险业过去3年平均财务收益率(3.20%)的;公司监管评级为4~5级,且分红保险账户拟分红水平超过产品预定利率的。
此次监管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不仅延续了防范行业恶性竞争的监管思路,避免公司因行业“内卷”而被动提升拟分红水平对应的投资收益率至过高水平,而且改变了分红收益率此前“一刀切”的状况。
分析人士认为,监管评级较高的头部公司,有望通过合理且较高的红利实现率,提高分红险竞争力。
分红险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从长远来看,在监管部门持续强化和市场自我调节的双重作用下,分红险市场正走向更加健康的发展道路。
作为兼具保障和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分红险的收益特性本就包含浮动成分。过往,部分保险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夸大宣传的现象,以“超高分红”“100%兑现”等不实承诺吸引客户,难以持续的分红水平,导致消费者实际收益与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红利实现率作为衡量保险公司履约能力的核心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若一款产品长期保持高实现率(如≥100%),不仅体现了保险公司精算假设的审慎性和投资管理能力,更让消费者对产品收益有了更清晰的预期。相反,若实现率长期低于50%或呈现持续下滑趋势,则反映出产品可能存在精算假设过于乐观或投资运作不力等问题,这种“高演示、低兑现”的做法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金融监管部门通过完善分红险信息披露要求、规范红利演示利率、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等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了行业内的“激进分红”现象。这种导向促使保险公司必须依靠真实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赢得市场,而非通过虚高的演示利率进行恶性竞争。
在市场机制和监管政策的共同作用下,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一方面,经营稳健的险企凭借优异的投资业绩和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持续兑现高分红承诺,通过实际数据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另一方面,倒逼其他保险公司必须提升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和长期投资能力,从“营销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
这种良性发展态势将促使保险行业更加注重资产负债匹配和投资风险管理,推动行业信息披露更加透明规范,增强消费者对分红险产品的理解和信任,引导分红险产品回归保障本质,实现稳健发展。(记者 孙榕)
(责任编辑:马欣)
本文地址:http://heihe.tcupfox.com/news/702c9939830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